上一篇跟大家討論了,甚麼叫做資金甚麼叫做資本
也討論了資金要成為資本的三大要素
一、資金的金額大小
二、資金的使用期限
三、資金背後的智慧
接著想要討論,如何真正讓資金變成資本
作對的事情,把筆事情做對更重要
首先,要根本的觀念-教育開始討論
從小到大,不論是學校的教育,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,似乎都缺少了關於投資的教育
即便有,恐怕也很少是他們的經驗結晶,多數只是聽別人說、新聞報導、農場文章、或自己"投資經驗"
儘管投資的"實踐"是學習理財的必經之路,但是能夠把這件事想明白的人畢竟在少數
所以當我們剛出社會,要拿出一部分的"資金"去累積經驗,可能也需要承擔壓力
還好我們已經學會用相對的眼光去看待問題-錢的數量不一定需要非常多才可以去實踐
所以如果你有在打工、或是有一些小收入、有一點閒錢
就可以拿20% 去嘗試一些投資,而不必有太多負擔擔心虧損,這都是提早買到寶貴的經驗
不要覺得起點低而喪失信心,所有人都需要慢慢跨越
給你一個公式:(1+r)^ n
每天進步一點點+足夠長耐心的等待=難以想像的質的飛躍
1是你的起點,r代表每天的進步,它可以很小,但是你要保證,它一定得是正的
接著要說說"投資"
你我做為一個普通人,財富自由的唯一路徑就是投資
但很多人誤解了把注意力放在"金錢投資"上
最後的確自由了,差不多也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了
其實準確地說,我們每天做的都是投資
一天的時間要如何利用,才能獲得最多的回報
這些本質上都是投資,而且是你不得不做的投資
只不過這裡面的虧損可能並沒有那麼明顯
一天過得好與不好,時間都會過去,所以大部分人也就習慣性地忽略了這一點
如果你想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會知道想要實現財富自由,唯一的方法就是學會如何投資
更為關鍵得是,學習"投資:"這個概念
投資標的,不一定只有理財和股票—還有自我成長,只有學會才能站在資本
最後談談"機會"
的確,機不可失、失不再來
- 1981年的蘋果是4元,至今3,750元
- 1997年的亞馬遜是50元,至今94,000元
- 2004年的GOOGLE是1620元,至今66,660元
- 2010年的特斯拉是115元,至今26,500元
每一隻都是發家致富的金鑰匙,每一個都是自由的鑰匙
現在來看多麼明顯的機會,為甚麼就是沒把握呢?
就連比特幣從10,000元到1,700,000狂歡
五年前只要買個五十顆,現在就可以把老闆辭了
因為,我們總把注意力放在一夜致富
關注在那些明顯已經出現成果的領域
而忽略了,"自己準備好了沒"
準確地說,這個世界不存在“錯過的機會”,這種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
如果你沒有準備好,那麼那些所謂的機會並不屬於你
你發現的也只是因為看到了許多準備好的人,在這個過程中抓住了機會而已
如果你準備好了,你會發現原本在別人眼裡稱不上機會的事情,都有可能變成你的機遇
有的時候,甚至不是你抓住了機會,而是機會主動過來找的你
所以能夠稱之為機會的前提是你能抓得住。不然那只是別人的機會,而不是你的
因為即便身處牛市,如果沒做好準備,能夠賺到錢的概率也不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