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年有一本書流行起來,叫做《恆毅力》(GRIT),作者是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 心理學教授 安傑拉.達克沃斯( angel Duck-worth),GRIT也因此紅起來。

 

一、 達克沃斯的理論

定義,恆毅力(GRIT)= 熱情 (passion) + 堅韌 (perseverance)

熱情,對這件事有強烈的興趣。堅韌,百折不撓長期堅持到底

 

達克沃斯在西點軍校的研究,對學生作性格測試

測試學生的恆毅力,發現與好成績成正比。同時他認為,孩子聰明跟成績關係不大,跟堅持學習有關,簡單來說,努力比天賦重要的多。

兩個公式

技能 = 天賦 × 努力

成就 = 技能 × 努力

顯然非常有道理,光有天賦不行啊,還要努力才能獲得技能

有了技能,還要繼續努力,才能發揮成就。

這個公式會發現,努力是要乘以兩次的。

成就 = 技能 × 天賦 × 努力²

 

恆毅力還是可以訓練養成的,四部養成法

 

  1. 培養興趣
  2. 科學方法的刻意練習
  3. 遠大的目標,不斷地實踐
  4. 有希望,相信自己可以成功

 

二、 學界的質疑

 

在TED演講上達克沃斯讓GRIT傳開來了。普通大眾熱愛,但專家呢?

愛荷華州立大學 心理學教授 馬克思.客瑞德(Marcus Crede)在NPR上的採訪中(a new critique of Grit)上提出了三點嚴厲的質疑。

 

⦿ 達克沃斯誇大了研究結果的顯著性

恆毅力就是面對困難堅持下去的品格,但西點軍校的恆毅力達標率本身就有95%,而所謂最強的人,僅僅是提高到98%

 

⦿ 恆毅力對成功的作用並不大

其他研究表明,恆毅力和大學成績相關係數只有0.18,達克沃斯的係數也只有0.2,統計學屬於弱相關,是小概率事件,不可採信的。

 

⦿ 恆毅力的概念並不新

過去心理學家就有講過”盡責性”(Conscientiousness),心理學家在測量人格時就有著名的"大五分析法"其中一為就是盡責性。

盡責性:自律、細心、堅持、條理、三思後行

而盡責性與恆毅力相關係數高達0.98,基本上是屬於相同的東西。

但是前人早就研究過,盡責性是天生的素質,很難透過訓練培養,那這個觀點就跟達克沃斯的”透過學習培養來成功”就大相逕庭。

 

三、沒有恆毅力,也能成功

《英國心理學會研究文摘》在2017年9月提出了對恆毅力的批評,剛剛出來的薈萃分析論文表示,恆毅力兩個方面-熱情和堅韌,熱情影響微乎其微,這個我們也可以了解,我們有許多熱愛的事物,但通通沒有達到世界級或是專家級水準。而堅韌屬於"有效成分",但仍僅有微弱的作用。

 

我相信你也認同,"創造力"是個好東西。但新研究指出恆毅力和創要力不但沒有相關,甚至可能是負作用的相關。讓人有創造力的是開放的頭腦,而開放的頭腦和恆毅力可能是矛盾的!

 

恆毅力,讓你可以在某個領域長期保持專注的興趣,最好只做這一件事。

開放的頭腦會讓很多方興趣,嘗試很多興趣,不太可能通通有興趣又通通堅持。

 

恆毅力可以讓你在某些領域取得成功。比如考上好的大學,從名校畢業等,但成功很有多種阿,對藝術家、企業家、科學家來說,可能開放的頭腦更重要。

 

恆毅力是一個好品格,但不是一個難得的品格,也不是擁有恆毅力就會成功。

恆毅力有點一根筋的極端態度,專注於自己的領域。更科學的作法是在創造力(開放的頭腦)和恆毅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,帶有一點哲學精神,處理這樣矛盾。

隨著具體的情況和時代的改變,接觸和掌握一些新的東西,再靈活運用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堅持 恆毅力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子洋,財富閱讀 的頭像
    子洋,財富閱讀

    子洋,財富閱讀,隨身圖書館

    子洋,財富閱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